电子商务

腾讯还是以前的腾讯么?

发布日期:2019-03-25
  3月21日,腾讯发布了2018年全年财报,实现收入3126.94亿元,同比增长32%,净利润(Non-GAAP)774.69亿元,同比增长10%。
  作为架构调整后的首份年报成绩单,腾讯整体数据表现较为亮眼,其中:腾讯云收入增长超过****至人民币91亿元;微信月活10.98亿,小程序人均日访问量暴增54%;2018年日均总支付交易量超10亿次,商业支付收入同比增长超一倍;腾讯视频的订购用户数也呈现高速增长,同比增长58%至8900万人。
  尽管多项财务数据指标高于市场预期,但腾讯总体收入相较于2015年-2017年的同比增速创下四年来的新低。腾讯的业绩主要受行业政策的影响,同时,由于处于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转型的起步期,收入结构也在进行调整。
  总的来说,腾讯正逐渐走出2017年的谷底,经历了备受争议的2018年,还是交出了一份超出市场预期的答卷。
  1.游戏业务回升,寒冬仍在
  2018年,腾讯手机游戏业务收入为778 亿元(包括归属于社交网络业务的智能手机游戏收入),,同比增长24%,个人电脑客户端游戏业务收入约人民币506亿元,同比下降8%。两者相加的游戏整体收入约占腾讯总收入的41%,创下新低。
  2018年12月29日,冻结了九个月的游戏版号终于恢复开放,腾讯有七款游戏获批,包括四款自主开发的游戏和三款从其他公司获得授权的游戏。*受市场期待的手游《绝地求生:刺激战场》却迟迟无法取得版号,这对腾讯的游戏收入打击很大。
  根据国金证券数据,自2018年7月以来,《绝地求生:刺激战场》的月活跃人数稳定在8000万以上。在财报会上,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,会积极沟通,争取将版号申请下来,但结果仍有不确定性。
  2019年,腾讯的游戏业务收入压力依旧不小。游戏版号放开的速度和数量,比起往年都有大幅缩减。机构Jefferies的研究报告预测:2019年中国可能有2000~3000款游戏获批。而在冻结审批前,每年获批的游戏数量约为8000~10000款。
  在2016年以前,腾讯的游戏收入一直占据50%以上的比例。内部管理层也意识到收入高度依赖游戏业务并不健康,转型之声不绝于耳。但真正迫使腾讯调整收入结构的不是内部动力,而是外部。
  福祸相依,腾讯因此才能真正感受到危机,从而实现收入多元化。
  2.广告逆势上涨,微信流量金矿发力
  腾讯财报并未直接披露微信的收入,但首次公布了更多关于广告和支付方面的数据。
  广告是腾讯的第二大收入来源,腾讯旗下的广告载体主要有三种:以微信、QQ为代表的社交平台;以腾讯新闻、天天快报、QQ浏览器为代表的资讯与分发平台;以腾讯视频、QQ 音乐为代表的娱乐内容平台。
  2018年,腾讯网络广告业务收入为581亿元,同比增长44%;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全年同比增长 55%至398亿元,主要增长动力来源于微信朋友圈、小程序、QQ 看点及移动广告联盟的推动;媒体广告收入全年增长23%至183亿元,其中视频广告增长34%。
  腾讯广告业务可谓逆势上涨。据普华永道《2018中国互联网广告发展报告》,2018互联网广告总体规模达3694亿,年增长率为24.2%,增速下降5.76%。马化腾在财报会上也提到了行业环境对于广告收入的影响,广告主花钱更谨慎,但是腾讯可以提供更好的广告效果,对环境形成对冲。
  小程序广告在2018年首次推出,给腾讯带来了新增长。刘炽平介绍,小程序广告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生态,它的广告形式可以让很多开发者获取收入。在商业领域,小程序上线已近2年,覆盖超过200个细分行业,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平台转化力。
  3.支付优势扩大,金融科技面临新挑战
  “商业支付占支付交易量一半以上,2018年日均总支付交易量超过10亿次”,这是腾讯财报中**的亮点之一。
  此前应监管要求,财付通与支付宝等支付机构都公布了2018年度风险事件及客户投诉处理等情况。数据显示,支付宝总交易笔数为1975亿笔,财付通为4665 亿笔。腾讯*重要的支付入口是微信支付,作为微信支付背后的支付系统和产品,财付通在交易频次方面远超支付宝,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微信。随着腾讯的TO B(面向企业端)转型,支付端的入口叠加效应也在放大。
  在小程序及扫码购等功能的加持下,微信支付在食品及零售行业的渗透率不断上升。不久前,微信支付团队透露,微信支付在零售、餐饮行业的覆盖率已超过90%。
  在收入上,支付业务会面向B端商户收取一定的费率,这一收入主要归属于金融业务。2018年,商业支付收入同比增长超一倍,第四季度月活跃商户同比增长超80%,覆盖数以千万计的商户。
  跨境支付方面,微信支付也在不断发力。2018年10月,WeChat Pay于香港首次推出跨境移动支付服务,香港用户能够以港元进行人民币计价的交易,交易量同比增长逾10倍。目前,微信支付可在中国内地以外的 49 个市场使用,支持16 种货币的跨境支付交易,在80多个机场提供即时退税服务。
  财报显示,腾讯的其他业务在2018年收入同比增长 80%,达779.69亿元,主要来自金融科技及云服务,在总营收的占比近25%。2018年底,财富管理平台“理财通”管理客户资产超过6000亿元。另据腾讯2018年Q3财报显示,由支付相关服务及云服务组成的“其他收入”为203亿,其中支付相关的金融业务在2018年Q3的收入已经接近140亿元。
  业内人士分析,其他业务的毛利有一大半极有可能是备付金利息所贡献。央行为防范风险,要求第三方机构全额上交备付金,腾讯也于2019年1月完成迁移。对于金融科技来说,支付收入和备付金利息此消彼长,极有可能在未来一年的收入上面临很大挑战。
  腾讯金融科技一直低调谨慎,走精品化路线,比较稳健。在业务拓展上,未来或许步子会迈得更大些。
  4.协同效应助推,云业务增长喜人
  “930架构调整”后,腾讯将原散落在各事业群的B端力量进行了整合,发力产业互联网,腾讯云成为腾讯“TO B”战略的重要输出口。
  2018年全年,云服务收入增长超过****至91亿元,其中第四季度付费客户同比增长一倍。根据美国知名行业研究机构Synergy Research 的数据报告:在亚太市场,腾讯云Q4收入环比增速为33.6%,是所有62个厂商中增速**的;全年收入增速达102.6% ,在Top 10厂商中增速**。
  在市场份额方面,2018年Q4和全年,腾讯云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.8%和5.4%,超越Google,首度位列亚太区第四(前3名分别是AWS、阿里巴巴和微软)。
  在细分市场方面,腾讯云在游戏和金融领域具有强大影响力,石家庄网站建设消息目前已有6000+金融客户,包括150多家银行、数十家保险及证券公司。在网络游戏及视频流媒体领域,腾讯为超过一半的中国游戏公司提供服务,并正在拓展海外市场。
  小程序、企业微信、支付、AI等TO B产品,让腾讯在云服务领域形成了协同效应。以腾讯云与小程序的协作为例,腾讯云给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打造的粤省事小程序,“数字广东”模式正在**越来越多地方推广和复制;以智慧零售为例,腾讯也打着微信公众平台、微信支付、小程序、腾讯社交广告、腾讯云、泛娱乐IP和企业微信等7大工具的“组合牌”。
  “每个产业都会三步走,**数字化,第二网络化,第三智能化,这是一个不同阶段。这里面需要大量应用信息服务和AI、云的技术,需要我们针对性的提供服务。这个前景非常大,有重要社会意义。产业互联网会把我们过去讲的虚拟经济和现在的实体经济结合起来,未来实体经济会更加智能化。”马化腾在财报会上如是说。
  刘炽平认为,随着产业互联网的推进,腾讯在云、广告、金融、支付等领域的收入都会有所提升。此外,腾讯投资也会在行业中寻找投资机会,例如交通、智慧零售、医疗等,来获得进一步的收益。
  腾讯交出的成绩单是好还是不好?过去,腾讯一直是线上游戏、社交等领域的霸主。这是腾讯的产品基因,对线下涉足甚少,与阿里的电商基因非常不同。
  腾讯在TO B转型前后,遭到了许多质疑和争议。开放的战略让腾讯失去了一些创新的敏锐度,但也获得了更大的生态和更多的合作伙伴。从这份成绩单来看,腾讯的转型是时代所趋,也是业务所趋,腾讯为此准备多时。
  腾讯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腾讯了。